“人老了,腿脚不利索了。”许多老人暮年以后常常这么说。虽然身体还可以,但是却总感觉下肢沉重、膝盖僵硬,腰酸腿软、步态不稳、上下楼困难甚至容易跌倒。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人老先老腿”。神谷中医骨科专家郑吉奇主任介绍说,这里的“腿”是指人体的下半身,包括腰部、大腿、膝盖、小腿等,这些部位承受了人体的大部分重量,日常消耗磨损比较严重,所以往往很早就出现老化。骨刺其实就是骨头老化长出的“皱褶”。老化的关节不平整,行动的时候会出现“摩擦音” 每当上下台阶时,疼痛更加明显。如果踢腿或下蹲时,膝关节还可能发出轻微“咯咯”声响。当关节面磨损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疼痛。临床上出现关节滑膜炎或是关节积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骨性关节炎。其主要病变就是肌肉减少、骨骼变弱。人类骨头的老化一般都是大的关节先受到损坏发生变化,膝关节是人类最大的关节,也是负重最大关节,因长期的劳损就会首先受到破坏,所以民间就有了“人老腿先老”之说。
骨老化从何时开始
35岁骨开始步入老化期。英国利物浦安特里大学医院风湿病学教授罗伯特·穆兹解释说:“在我们的一生中,老化骨骼总是被破骨细胞破坏,由造骨细胞代替,这个过程叫骨转换。”儿童骨骼生长速度很快,只消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人的骨骼完全再生需要10年。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自然老化过程。绝经后女性的骨质流失更快,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郑吉奇介绍说,骨关节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负荷最多的运动器官,在几十年的生命长河中关节的自然磨损尤其厉害,所以最早出现老化。临床上称之为“骨关节退行性变”。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长骨刺”。人从出生到成年,人体的肌肉在不断地变粗、变强壮,到 30 - 40 岁期间达到高峰,随后,肌肉组织就会慢慢流失,肌肉逐渐变细,腰腿部负重较大,肌肉减少地也最为明显。青年人的骨骼既坚硬又有韧性,不易折断,人到中年之后,骨骼慢慢变得脆弱且容易折断,再加上腿部支撑着人体的全部重量,运动量较大,很容易因为一些不起眼的磕磕碰碰而引发骨折。
“腿老”与 动脉硬化
医学上常说:“双腿是人的第二个心脏。”因为人的双腿运动可以帮助心脏的血液循环。如果心脏的血液循环正常,那么,全身的四肢百骸(包括小腿)、五脏六腑和大脑都会受到心脏的血液的供应。各种器官才会正常的运作和健全发育。在正常情况下,肌肉组织内的血液循环能保证肌肉活动时养料和氧的充分供应,同时带走各种代谢废物。但当供应肌肉血液的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出现血管内腔狭窄,使供血量减少和代谢废物堆积,肌肉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走路时,小腿肌肉能量需求增多,耗氧量增大,代谢产物(废物)也增多。老年人如患下肢动脉硬化,便会渴现“腿老”现象。由此可知,“腿老”是全身动脉硬化在小腿的表现,是老年病中的一种,医学上称之为“不安腿综合征”。有人曾对有“腿老”现象的人群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人中大多患有老年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脏血管疾病,或各种各样的老年病。甚至,这些标志着人体衰老的疾病,其发病时间比“腿老”现象还早。
另外,中青年人走路都是在腰腿处用力,老人腰腿部的肌肉少了,没有力量,就会觉得腰酸腿软。骨骼变弱使众多老年人时刻面临着骨折的威胁。
滋补肝肾 骨“长寿”
郑吉奇介绍说,在中医看来,人老腿先老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所导致。腰腿老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内肾精出现严重亏虚,从而导致了肌肉减少,骨骼变弱等一系列变化。腰腿和肾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里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诸病源候论》里说“肾主腰脚”,都指出肾决定着人体腰腿部位的健康状况。因此,历代医家在治疗腰腿疾患时多从治肾入手。对于肌肉来说,它的生长、发育和活动都需要肾精的濡养,肾精就是它的能量来源。如果肾精严重亏虚,肌肉获得的能量不足,就无法正常活动,导致乏力,时间一长,肌肉就会萎缩、减少。老年人的骨骼之所以会变脆弱、容易折断,根本原因就是肾精亏虚导致的骨髓减少。骨髓是骨骼里的一种物质,它由肾精所化生,可以起到滋养骨骼的作用。如果肾精充足,化生出足够的骨髓,骨骼就会变得坚固、强壮、有韧性,如果肾精亏损,化生骨髓不足,骨骼缺少营养,就会变得脆弱无力、容易折断。
预防及治疗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滋补肝肾就能强壮筋骨,常用的药物有枸杞子、山药、菟丝子、杜仲等。其次可在专科医师指导服药中医经典滋补肝肾方药: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独活寄生汤等。可起到补肾益精强骨的作用。
另外 ,郑吉奇还介绍了简单的可操作的方法:揉腿呈站立位弯腰或坐位双腿下垂,先用双手掌指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 3 寸三阴交处,旋转揉动数十次,尔后再重复拍打动作,一日数次。拍打按揉腿部肌肉,可促进下肢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肌肉力量,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强化下肢生理机能。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重要经脉汇集的穴位,按揉此穴可以补肾养精,调理气血,有益于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泡脚及按摩。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或配合中药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然后搓搓脚心,搓到局部发红发热为度,就在这一泡一搓之间,可以打通位于足心的肾经要穴涌泉穴。刺激涌泉穴,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加快下肢血液循环,益精补肾,清心安神,促进睡眠,防止早衰,既可消除因一天活动所带来的下肢沉重感和全身的疲劳,又能祛病强身,祛寒防病。服中药
通过正确的保养、调理和治疗,骨性关节炎是可以医治的。另外,骨关节退行性变也并不可怕,现代医学可以通过人为的手段使骨关节衰老的过程减慢,达到使关节“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