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30出头的汪先生望着手中的化验报告和医生开出的诊断,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年纪青青的怎么会患上糖尿病呢?神谷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张雷介绍说,糖尿病已成为当今天现代都市人的生命杀手之一。也是诱发其他疾病发生的祸根。中国人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居世界前列并越来越年青化。中国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例如上海10%)已经超过美国(6.3%)。未来二十年,中国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向广大农村大规模蔓延。如果不进行预防,2025年整个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最可怕的是糖尿病呈现年轻化趋势,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新增发病人群多集中在40到50岁和50到60岁。占了新增病例数一半多。
患了糖尿病首先就是把好入口关。汪先生的糖尿病有一半就是因生活没有规律,平时暴饮暴食、应酬太多,腹部过于肥胖所致。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张雷介绍说,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像1型糖尿病涉及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免疫因素等几个方面。如果有遗传易感性的背景下,环境因素比如病毒感染,应激状态,精神刺激都可以使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但2型糖尿病主要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促发的,比如种族,家族史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脂质代谢异常是危险因素。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吃出来的。饮食结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腹部脂肪堆积,导致脂肪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最近,对我省1418人健康体检跟踪10年分析发现,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慢性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病率增长最快;糖尿病患病率由6.98%增长至15.37%,增长率为120.2%。因此,糖尿病的确与饮食有关。
糖吃多了 就会得糖尿病呢?
老百姓都说吃糖太多,小心糖尿病。其实这是个常见的误区。实际上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糖刺激不能算是糖尿病的一个单一诱发因素。糖吃多了,不一定就会糖尿病。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进行调节.如果胰岛素分泌失调,就会引起血液中血糖水平升高,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影响了对糖的调节.当每100mL血液中的血糖升至160mg至180mg时,即超过肾小管吸收糖分的能力时,尿液中的糖分增加,就出现了血糖增高现象,出现糖尿病的各种症状.
糖尿病归根到底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所致。因此,在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3个步骤中任何一个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
怎样才能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复杂决定了治疗上的复杂性。控制糖尿病最根本的就是控制血糖,服用药物是手段。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认为此病多由于平素贪嗜醇酒厚味,内热化燥,消谷伤津,以致肺、胃、肾阴虚燥热。治疗上宜以滋阴清热生津为主,并随证佐以益气、固涩、温阳、活血,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改善多个器官组织功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及其并发症,.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纤维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在3-6个月期间体重减轻5%-10%。消瘦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低糖低热素菜1、菜肴少油少盐,清淡食品,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但尽量减少赴宴为好。 2、“多吃肉、少吃饭”不科学 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和提供脂肪。 3、进餐定时定量 注意进食规律,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5、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选用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如木糖醇。
有一类“糖尿病”,发生在中、老年人,大多体形肥胖,喜甜食,发病时血糖轻、中度升高,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多在健康检查时发现,发病原因与胰岛功能减退有关,老年人多为器官功能自然衰老,这类病人通过少量药物及控制饮食,就能较好的控制住血糖。这类病人是可以预防的,实际上中老年后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控制好进食量就可以了,有句名言“吃七分饱,活一百五”,少吃含糖高的食物,多吃蔬菜瓜果,适量的动物蛋白,无论有没有糖尿病,我们都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科学饮食,均衡饮食,七八分饱就可以了,注意合理运动,我们就可以相对远离糖尿病和各种疾病。
生活小常识
在食品的调制中,糖能增甜味、风味和趣味,又是容易消化的热能来源,所以人特别喜爱甜食。糖对人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体所需的热量50%以上是由糖类食物提供的。但是不是吃糖越多,提供能量越多,对人体就越有好处呢?吃得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国内外营养学者在制定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糖的供给量约占总需能量的60—70%。即: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约6—6克,儿童、青少年每日每公斤体重约6—10克,1岁以下婴儿约12克。国外近几年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每日每公斤体重控制在0.5克左右。也就是说,体重20公斤的儿童,每日摄糖量为10克;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30克左右。以牛羊奶为主食的婴幼儿,也应注意少加糖,培养不嗜甜食的饮食习惯。